在打台球的头三个阶段,应该是最单纯最不应该有杂念的时期,不要在这个阶段去研究太多技术上的知识,有些东西在你水平没到的时候想多了只会是负担,会让人走弯路。

第三章--控制白球的魔力(上)

      在平时的对抗中,现在身边的朋友更是没有人能打的过我了,他们便也不再爱和我打球,当时我在学校里也算小有名气的台球高手,如果那节课我没来,老师不用想便知道我准时逃课去打球了。

       对于斯诺克,单杆得分是检验一个人水平高低的最直观的方法,我们那里,那会儿单杆能打60分以上的绝对是市里顶尖的高手了。从一开始根本摸不着黑球,到现在慢慢的偶尔也有打过20多分的时候,第一次超过20分也把我高兴了好些天。一旁在打斯诺克的高手,看到我也会投来诧异的目光,我听到他们小声议论着,心里也是偷偷的在乐,他们会说我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水准,过两年一定是咱们这的顶尖人物。就这样我开始接触了斯诺克,并且深深的迷恋上了这项运动。

       记得1999年的国庆节,正值国庆五十周年庆典大阅兵,而我却一个人在斯诺克的台子上练球,无意中我竟打出了一杆单杆56分,这是我第一次打出那么高的分数,也让旁人惊讶了一番,球厅的老板也觉得自己球厅锻炼出来了一位小高手,逢人就说我们那有个学生单杆能打56分,满是自豪。可惜到了高三所有人都在认真准备高考,我也不例外,于是打球的时间就变得很少了,我很少会再出现在球厅里,当时我有个志向,高考要考就要考到北京去,在北京必定是高手云集的地方。怀揣着这个志向,在书本堆里我度过了高中的最后一年时光。

       这个阶段通常是业余爱好者的一个分水岭(我把它称作“业余三级”),有的人由于打球时间不多,并且一直停留在只想打进球的阶段,所以水平一直停滞不前,时间长了对台球的兴趣也就淡了。相反有的人在这个阶段如果找到了新的兴趣点,不断钻研和练习,水平不但能继续提高,对台球也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痴迷的状态。

       现在会遇到这样一些学员,在刚开始练习走位的时候由于严重影响了准度,很快就放弃了走位练习。还有一种是教会她一种杆法,她就真的只会这一种杆法,稍微变换点角度就不会了。他们会跟我说,我连球都打不进去,还怎么去考虑走位?其实这就是一个认知问题。

       有的人觉得水平高的人就是准度好而且稳定,而我却认为是因为他们白球控制的好,总是在打简单球所以他们的失误少,能够不断连续进球,才显得他们厉害。台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控制,不仅要控制目标球进袋,也要控制住白球的位置,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只是片面的去研究怎样进球而忽略白球的控制,你永远都得不到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且我确信,白球控制好的人,准度是会跟着提高的。在练习控制白球走位的过程中,你会深刻的理解击球点、击球角度、两球撞击的分离角等很多物理知识,自然对准度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练习控制白球的过程中,开始你一定会感觉自己的准度会有下降,甚至会打不进一颗你觉得很简单的球,但你需要做的是坚持下来,去感受控制白球手法。要靠自己去理解白球运行的原理,想在其他人的口中得到最正确的答案是不可行的,只有靠自己练习和总结,掌握控制白球的魔力,无疑是你球技质的飞跃。

       在打台球的头三个阶段,应该是最单纯最不应该有杂念的时期,不要在这个阶段去研究太多技术上的知识,有些东西在你水平没到的时候想多了只会是负担,会让人走弯路。很多人停留在这个阶段没有进步的原因,一是在对抗当中没有找到取胜的方法,竞技能力没有提高;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地方以致走了很多弯路。

       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从初次打球到实现一杆清台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当然是要在有充分的打球时间条件下)。希望通过我的文章能让你有所启发,找到打台球的正确方向,少走弯路。如果你能顺利度过第三阶段,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了一多半人的水平,达到了业余中级的水准。而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如何实现在斯诺克上单杆过百?(作者:王桁)

第四章--初次比赛,见识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