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斯诺克单杆过百是怎样练成的,我想这并不是我手把手就能教会的,现在我能告诉你们我的经历和所学。也许你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你能发现你曾忽视的地方。

前言:

      现在的我过了而立之年,也许是因为阅历的积累,或是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对斯诺克的认识比年轻时透彻了许多。现在也会有人甚至是老外从慕名而来,找我学习台球,但我不再愿意去教别人台球技术,我更愿意去让学员亲身去感受斯诺克的魅力,享受斯诺克的乐趣。至于“AK点是什么”、“发力是小臂还是手腕”这样的问题,作为斯诺克爱好者你并不需要急着去理解。

       有人问我,斯诺克单杆过百是怎样练成的,我想这并不是我手把手就能教会的,现在我能告诉你们我的经历和所学。如果你正在苦恼怎样提高自己的水平,看下去,也许你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你能发现你曾忽视的地方,或者在不知不觉中你对斯诺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此文献给所有爱好台球的人们。首先我们从接触台球开始。

《如何从菜鸟练成职业》

      第一章   初次接触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被父母揪着耳朵从各种游戏厅、台球厅里拽出来过,那会儿,应该说是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是禁止学生去“三室两厅”的。这里的“三室两厅”可不是户型,是指棋牌室、游戏室、台球室和舞厅、录像厅。

       第一次为什么走进台球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经历,但想必多人起初是陪着朋友去的,从没兴趣到成为爱好,也是从试着打打开始。现在台球厅里的女生也多了起来,在台球桌前,女生的魅力不言而喻,只要姿势架起来往桌子上一趴,身材的完美曲线尽显无疑,台球绝对是女孩展示魅力的最佳运动,也是球房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说到自己,1997年我正在上初三,和现在的孩子不一样,我初三那会过的就是住校的生活。都说逃离了家就是自由的生活,当然如果不是这样,我与斯诺克也许就不会结缘了。那天是宿舍的哥们拉着我去了台球厅,我并不会玩台球,更别说能不能和别人打上几局了,不过小时候就是有无限的天真,我们几个人围着一张台子,你一杆我一杆的瞎打着,现在还记得当时同伴们的笑声。

       在那之后,台球仿佛成了我寻找快乐的地方,初三毕业后的暑假,我没事就会去家附近的台球厅看别人打球,开始并不常摸杆去打,只是在旁边看看,球厅的老板是个台球爱好者,他自己也会研究一些打球的动作,由于我经常去,慢慢的便与老板熟悉了起来,老板是我第一个不算正规的老师,他告诉我说击球时大臂和球杆要在一条直线,于是我在家的时候也经常对着镜子摆摆看大臂是否正确。

       其实,说是台球厅,那个时候的条件相当差,球杆的杆头都是大头的,球是石头做的,甚至有的球上还有坑,翘粉也是很少见的,要打低杆的时候就用杆头蹭下墙上的石灰,也会有一点翘粉的作用。想想要是以这个条件去打斯诺克,别说147了,估计连奥沙利文也要摔杆子了。

       在90年代的中国,台球可谓是那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卖部门口、车站前、菜市场里,只要是能摆得下的地方,总会出现几张露天的球台。这项“绅士运动”漂洋过海后来到这里,脱去了光鲜的礼服,却深深的扎到了民众中。那时斯诺克并不流行,电视上甚至还没有开始转播斯诺克赛事,大行其道的是只有15颗球的小球台,在这里,没人会规定必须穿服装,你甚至可以赤膊上阵,你也不必保持绅士风度,打球时手架的手里夹着根冒着烟的烟,或是拿着没吃完的羊肉串,如果你的眼睛够用,还可以对迎面走来的美女吹个口哨。

       最开始,我们自然也是玩小台,在小台上一般的有两种玩法,一是按照顺序打进1号到15号,看谁得的分数多谁就赢。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很流行的黑八打法,以8号球为线,1-7号为小号球,9-15号为大号球,谁先打完自己号的球以后再打进黑色8号球,最终能率先打进黑八的获胜。

       我们一开始打球,只会想着多进几个或者打进一些难度很大的球就很开心,几个朋友在一起打球,嘻嘻哈哈的,一会取笑你打滑杆了,又或是白球掉袋了,对输赢是没概念,也分辨不出别人水平的好坏。只是想着今天自己进了几个球,或是谁打了个匪夷所思的走位,这些都是要拿出来炫耀的。虽然在旁人看来纯属瞎胡闹,但却不能否认每个打球的人都会有一段这样的经历。现在看着那些刚开始打球的小孩,半天才能打进一个球,却也乐在其中,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刚开始打球的样子。

   练习台球,打的次数多了以后对球就会有记忆,哪些球是经常遇到而且好打进的,哪些是经常容易打薄或者厚的,通过总结和调整,能打进的球也就越来越多,兴趣也在一点一点提高。在这方面,谁对球用心了记住了,谁的进步就越快,善于思考的人更适合打台球。

       对于刚开始打球的这个阶段(我把这个阶段称作台球的业余一级),对台球是没有多少认识和理解的,所以一开始只需要掌握一个基本的击球动作就可以,比如手架怎么放,后手怎么握杆等,如果身边有会打球的朋友,可以让他们指点一二,等打的次数多了,动作和出杆也就慢慢熟练了,前期最重要的是尽快能打进球。

       有的人会想,如果一开始找个专业的教练把动作摆标准了,以后打球会不会事半功倍?我经常接到很多家长的电话,说孩子几岁了,完全不会打球,想从一开始就进行专业培养。其实这大可不必。一开始就找专业教练会让人觉得台球很枯燥,光摆动作就花了很长时间,完全没有了打球的乐趣,其实前期只要有个相对舒适的动作即可,不需要完全按照标准要求去做,以后有了兴趣再找时间改动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前期享受台球的乐趣才最重要。

童年时代的丁俊晖

       其实,丁俊晖在很小的时候也是因为有机会经常去球房,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自己打了一段时间才表现出了超过常人的天赋,具备了一定基础后才决定去进行专业训练,他的动作也是在日后慢慢的改变调整才变成今天这样。所以在爱上斯诺克的道路上并没有说明书,你踏出第一步,尝试了,喜欢了,有了想去打的更好的欲望,才是最重要的开始。(作者:王桁)

第二章--超越我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