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过百应该是在找到了某种不会失误的秘籍后,或者是动作出杆上没有任何瑕疵才能完成的,所以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

第五章--潜心练球的历程

     后来我到了需要上班找工作的年龄,对于走职业台球的梦想,我想以我的年龄和台球资质,恐怕不现实了,我得承认我不是个有台球天赋的人。所以思前想后我最终放弃了专业练球的道路,找了一个跟台球无关的工作。

     那时我每天定时定点的上下班,有时会趁着晚上的时间去打打球,只是不再执着于能不能打好和过不过百了,也不再纠结怎样打才是对的,怎么舒服怎么来,毕竟打球的时间有限,心里一直放不下对台球的感情,所以我很珍惜每次打球的时间,我会让自己更投入更认真,提高打球的效率,不再去想那些跟球无关的技术问题了。

    这样的打球状态让我的心一下放开了,轻松了,对台球那种久违的乐趣也慢慢找回了。加上我之前练了一年多的时间,基本功还在,很多时候我反而能打的更好了。也就是在上班以后的第三个月,2003年的某一天,我打出了第一杆过百,105分,就在我什么都没有去想的时候,居然莫名奇妙的实现了过百的梦想。

    我一直以为过百应该是在找到了某种不会失误的秘籍后,或者是动作出杆上没有任何瑕疵才能完成的,所以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自我怀疑的意识,这些技术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所以不管我尝试用哪种方式打球,我都无法确定这是否正确,每当出现失误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怀疑自己,也许这个方法不对,这种不自信没有自我的心态最终导致我的球技无法突破瓶颈。

      所以我的第一次过百,仅仅就是因为我当时什么都没在意,只想着进球和把白球走到我想要的位置,就像我最开始打球的那样,简单而投入,仅此而已。我需要做的是强大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它有任何动摇和疑惑,我就是我,哪怕明知道有不足,那又能说明什么?哪个人打球能没有不足?没有人是完美的,台球里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技术,什么是对?真正对的在于自己的内心,在于肯定自我。我只需要了解自己,找到自我,把我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就足够了。

     之后我参加了一个小台比赛,北京的高手几乎都来参加了,小台有李明文、马志宇、石鑫,斯诺克有蔡剑忠、徐鑫健、宋伟飞等等,大概有100人左右。最后我一路过关斩将,连续赢下了几大高手进入了半决赛,我当时的心态就是高手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出现失误的时候,我只要抓住他们的失误就能赢。

     带着这种自信在半决赛面对李明文,我丝毫不怵。可结果是我一点赢的机会都没有,很快2:6就败阵下来,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他处理局面以及控制白球的水平远远高出了其他人。同样是一杆清台,有的人是按部就班的打完,我觉得我打好了也能做到,而有的人,每一杆处理的相当巧妙合理,是我连想都想不到的,我想这就是真正的高手与别人的不同,他们的每一杆都是有内容有深度的,是对每一杆的处理花了很多心思去思考的。

第六章--找到自我,实现单杆过百(结束)